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10年投入2600亿,TCL华星的国产突围路

时间:2022-10-25 23:16:50 | 浏览:564

撰文/《财经天下》周刊作者 曾广编辑/ 董雨晴7月14日晚间,TCL科技公布了2022年度上半年业绩预告,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40亿元-855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3%-15%;预计实现净利润18.5亿元-20.5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

撰文/《财经天下》周刊作者 曾广

编辑/ 董雨晴

7月14日晚间,TCL科技公布了2022年度上半年业绩预告,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40亿元-855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3%-15%;预计实现净利润18.5亿元-20.5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6.5亿元-7.5亿元。

和去年相比,这份财报不算亮眼,背后的主要原因是,面板行业景气度下降,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业绩同比大幅下滑。不过7月以来,面板价格下跌已呈现收敛迹象,行业周期底部显现。

实际上,从2009年入局半导体显示行业至今,TCL华星早已多次穿越行业下行周期。而从过往的经验来看,每次行业下行周期,恰恰都成为了TCL筑底反攻的机会。

对于一个长周期、慢回报的行业而言,TCL华星的目光早已不再局限于短期损益。从2009年首条生产线立项至今,TCL华星一边找钱、找人、建厂,一边推动各个工厂产线升级换代,早已走上了一条“高科技、重资产、长周期”的国产屏幕突围之路。

这背后是一个“十年磨一屏”的曲折故事。

巨头的艰难转身

2009年,TCL创始人、董事长李东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投资245亿元建液晶面板工厂,正式踏入半导体显示赛道。彼时的TCL,已经是中国第一、全球前五的电视厂商,同时还涉足手机、音响等领域,在终端电子领域颇有话语权。

但生意做的越多,TCL越发现,主要的利润都被上游的芯片、面板厂商拿走了。尤其是在电视行业,面板成本更是占据整机成本的七成,国内电视品牌基本都在给韩国、日本的面板巨头打工,只能赚取非常微薄的利润,“卖一台电视的利润有时候还比不上一件内衣”,业内流传着这样的调侃。

此时国内也正处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窗口期,李东生意识到,TCL不能一直只做终端组装生意,必须要掌握面板的研发和制造技术,构建全产业链,才能抢夺电视产业的话语权,突破国内电子产业的“缺屏”难题。

TCL创始人、董事长李东生

在这样的背景下,投资高达245亿元的华星8.5代液晶面板项目(t1项目)正式启动,并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,由TCL和深圳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旗下深超科技共同投资。这是当时国内最高世代的液晶面板项目。

但245亿这个数目实在庞大,就算是头部厂商拿出来也很艰难。2009年11月16日当天,华星8.5代线项目启动仪式后,为了解决华星庞大的注册资本问题,TCL宣布了一个非公开募资50亿元的定向增发计划,以